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1
不管我活著
還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歡樂地飛來飛去!
這首小詩是小時候牛虻和瓊瑪一齊學(xué)過的,這也是牛虻最終的筆跡,寫完這首詩后牛虻被帶到了刑場,在無數(shù)次的槍聲后,他倒下了……
亞瑟的一生是苦痛的,但這個夢想與追求的化身,沒有人能夠否認他的傳奇。年輕時亞瑟書中這樣寫道:他身體十分單薄,長長的眉毛,薄薄的唇纖細的手足,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過于精細,過于弱不禁風(fēng),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國中產(chǎn)階級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紀肖像畫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讓他安靜地坐在那里別人必須誤會以為他是一個身著男裝的嫵媚動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
可是就在他走動的時候,那輕盈敏捷的體態(tài)又使人想象到一只被馴服的,沒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經(jīng)過一系列痛苦的折磨后的牛虻(亞瑟)是:矮個子;黑頭發(fā);黑胡須;皮膚黝黑;藍眼睛;前額既闊又圓;右腳跛,左臂彎曲;左手少了兩指;臉上有最近被馬刀砍傷的疤痕;口吃。以往那個像畫一樣的青年會變得如此難堪,一前一后的外貌比較,讓我們感到了牛虻所經(jīng)歷的事是何等悲慘。
神父蒙太尼里和女友瓊瑪是牛虻一生中最重要的倆個人,可是再一次懺悔中他向神父蒙泰尼里透露了他參加的革命的行動和隊友名字,以至于他們?nèi)咳氇z。出獄后他不僅僅得知出賣他的是他無比敬仰得蒙泰尼里神父,并且神父就是他父親。加上瓊瑪認為革命者的被捕是牛虻出賣導(dǎo)致,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他,一連串的打擊使牛虻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最終偽裝自殺,逃到了南美。在南美洲,牛虻度過了人間地獄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煉了牛虻。
牛虻在經(jīng)歷了世上所有的災(zāi)難后,拖著殘損的軀體回到意大利,依舊繼續(xù)他的革命事業(yè),他就是“感情與革命”的絕唱。那是神父親已經(jīng)是紅衣教主,而牛虻的革命事業(yè)正是反對宗教統(tǒng)治。命運總是要折磨牛虻,他要反抗他深愛的父親,在矛盾的斗爭中,牛虻身心疲憊,可是對于革命事業(yè)他從未放棄。在死之前,牛虻還是逼著他父親:選擇上帝還是選擇他。
最終蒙泰尼里還是選擇了他的上帝。牛虻死后,神甫也被這對與錯所糾纏,他痛苦,他無奈,最終,偉大的紅衣主教還是瘋了,還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他不能做什么,他不能救牛虻,他不能救神父……偉大的紅衣教主到了天堂必須會后悔,你所忠誠的上帝也可是如此吧,你還會愛上帝嗎?你必須會后悔自我當(dāng)初沒選擇牛虻吧!
“為了人生夢想扮做小丑,忍受著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牛虻做到了。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牛虻:終生只愛一個人
牛虻:革命與感情的絕唱!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2
在我讀完曹禺的《雷雨》后,心情十分悲痛、復(fù)雜。我為話劇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家長周樸園痛恨,為魯侍萍與周蘩漪倆位母親的人生感到悲傷,為四鳳、周萍、周沖三位青年的悲慘命運感到惋惜……兩個家庭的悲劇性命運就在雷雨交加的一天最終結(jié)束,而留給后人的,不僅僅是對這個家庭命運的思考,更應(yīng)該是對這個家庭所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及人物特征仔細地品味。
周樸園,作為封建大家庭的主人,代表著絕對的權(quán)威,代表著資本家的利益,他就如同一只野獸,非要奪取屬于自己的天地,不惜欺壓百姓甚至自己的親人,從最初與侍女魯侍萍的相戀,到狠心拋棄了她與自己的孩子;從娶了有知識有文化的蘩漪到每天逼她吃藥罵她有病;從對侍萍一直感到愧疚到后來相見卻不認的殘忍……周樸園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他愛慕虛榮,他缺少人情,被利益、被金錢、被虛榮的心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只能一錯再錯,最終的結(jié)局只能是獨自面對冰冷的大空房,為自己一生的錯懺悔。周樸園的命運,從繁華的生活一落千丈,這多多少少地預(yù)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封建資本家對人們的欺壓最終是會被消滅、鏟除的!
而魯侍萍,她的命運卻如顛簸的小路,歷經(jīng)滄桑,雖然年輕貌美,聰明賢惠,但歲月的磨滅還是抹去了她的一切,她承受著生活帶給她的重重壓力,她是多么令人值得同情啊!或許最后她變成了癡呆,沒有了思想,沒有了痛苦,也是人生的解脫,但想起她那呆滯的眼神,誰又能知道她究竟苦不苦呢!誰又不為這樣一位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的悲慘人生難過呢!生活在這種黑暗的封建時代,每一位下層勞動婦女幾乎都在一天天地上演著悲劇的一幕幕,她們永遠只是別人統(tǒng)治的工具,永遠被壓在社會下面,不能喘口氣!我們更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平等生活!對嗎?而與魯侍萍相對的,是受過教育,有著新思想的婦女。《雷雨》中周樸園的妻子周蘩漪便是這樣的人。她在地獄般的周公館艱苦地生活。乏味、煩悶。然而周樸園的私生子周萍卻改變了她的命運。因為他,她敢愛敢恨,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了自己的愛勇于追求,雖然在那個年代甚至到現(xiàn)在并不被人贊同,但蘩漪敢于表達愛,敢于同封建勢力反抗、斗爭的。
這正是當(dāng)今時代人們追求、期盼、灌輸?shù)乃枷?但蘩漪最終的命運也不能比侍萍好。她因為兒子與愛人的死,崩潰成了瘋子,這不可否認是深受封建的社會毒害太深!四鳳、周萍、周沖三位青年,本有著大好的前途。四鳳與周萍之間美好而又單純的愛,周沖對理想的努力追求,應(yīng)該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本該幸福地生活、奮斗,可偏偏上一代留下恩恩怨怨如同魔鬼般覆在了他們?nèi)松砩?,使他們也難以逃避死亡的命運!雷雨,是悲劇的暗示,是終結(jié)的和音,也可以理解為是對黑暗人心的抨擊、摧毀。在雷雨聲的陪伴中,兩個大家庭覆滅了,被封建社會的黑暗打敗了,但我們相信,那震耳欲聾的雷雨聲一定可以停息,或是消除黑暗,還我們一個人心相通的社會!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3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催人淚下的書。具有強烈反封建教會的精神,揭露了法國中世紀路易十一政教合一王朝的黑暗,批判了路易十一的殘忍,他統(tǒng)治的王國,實際上是個人間地獄,到處都有魔鬼的奸笑和被壓迫者的哀號,愛斯梅拉達就是其中一個無辜者。
這本書雖然已經(jīng)讀完,但我卻仍沉浸在小說的情節(jié)中不可自拔。仿佛劇中的女主人公愛斯美拉達沒有死,她還活在我的腦海中。
愛斯美拉達,這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姑娘,終日與乞丐、盜賊、土匪、流氓為伍,但卻絲毫沒有沾染一點不良習(xí)氣。相反,她純潔善良,如一朵清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
她美貌絕倫,舞姿迷人,以致“使人不能一下子看清楚這個女郎是人,是仙,還是天使”。她不僅外貌美,比外貌更美的是她的心靈。她是那么純正善良,簡直就是從天上降臨的天使。
她天真純潔,富于同情心,樂于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唇邊。
可是美貌和貧窮湊在一起往往是最不幸的。
而卡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美拉達那里,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托在愛斯美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可是最后,柔弱的愛斯美拉達在絞刑架下死了,她被萬惡的社會制度害死了,她那苦苦尋找了她17年的母親也悲慘地死去。丑怪的敲鐘人懷抱著死去的少女,在公墓里殉葬了。
卡西莫多美好心靈的復(fù)蘇,意味著人類心善良美德的覺醒,它是一種強有力的反封建教會的力量,作者對“奇跡王朝”乞丐們的見義勇為,一方有難四方幫忙的團結(jié)友愛精神也進行了歌頌。
雖然全天下的丑陋和殘缺都集中到了卡西莫多一個人身上,但身形的丑陋掩蓋不了他美麗的品質(zh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不應(yīng)該以貌取人,以貌欺人,應(yīng)該重內(nèi)心,而不能取決于外貌看待一個人!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4
牛虻主要講述為19世紀意大利一位天主教牧師私生子亞瑟因知曉身世離家而走,受盡磨難,后回到家鄉(xiāng)參加革命,最終因革命而死的故事。
初讀此文,看到前文對書簡介道,此書在蘇聯(lián)和中國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便覺印象深刻。
任何一本優(yōu)秀作品的誕生,都深受當(dāng)時環(huán)境的影響。作者艾捷爾·麗蓮·伏尼契與許多當(dāng)時俄、意革命團體交往甚密,又接觸了許多如恩格斯等在內(nèi)的革命人士。此書便是描述當(dāng)時環(huán)境下革命者的作品,并被奉為經(jīng)典。
我未對書中描述時期意大利乃至歐洲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深入了解,便就事論事的談?wù)撘恍┧?。牛虻的生父蒙泰尼里是一位天主教的牧?神父),當(dāng)時的天主教牧師有終生不娶的誓言并有諸如此類的規(guī)定。所以當(dāng)蒙泰尼里與亞瑟的母親陷入感情并生下亞瑟時,心境也是誠惶誠恐并十分復(fù)雜的。一方面是教規(guī)所限,另一方面便則是人性的真實表達。但因為身份原因,其與亞瑟的生母便對亞瑟一向隱瞞親生父親的真實身份。但由于天性中父親對子女的摯愛,亞瑟的母親待亞瑟長大后叫其認蒙泰尼里為懺悔牧師,亞瑟成為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蒙泰尼里更是對亞瑟的關(guān)懷無微不至,當(dāng)亞瑟成為當(dāng)時意大利學(xué)生革命團隊時,便日夜擔(dān)心不已,生怕亞瑟遭遇不幸。
蒙泰尼里升任主教而發(fā)生調(diào)動,而亞瑟因參與學(xué)生革命而被當(dāng)局關(guān)押慘受折磨后,書中對此段的描述的是天翻地覆的。亞瑟因當(dāng)局設(shè)局誤露其他團隊成員信息,而被自我深愛的姑娘誤會,同時得知自我真實的身世后,亞瑟作為一個少年,突然的變故顛覆了其長久以來構(gòu)成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吹酱丝蹋簧類鄣呐⑺`會固然難以理解。但蒙泰尼里作為亞瑟的生父及懺悔牧師,隱瞞身份確屬無奈之舉。
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決定了這一選擇,在一個由天主教實際執(zhí)政的環(huán)境下,蒙泰尼里違反誓言陷入感情無疑是世事難以理解的。而作為生父,字里行間處處溢出蒙泰尼里對于亞瑟真正的愛。自古忠孝兩難全,這位父親只是做了在當(dāng)時背景下他認為對的選擇。雖然他是一位天主教牧師,但他在用他的方式去盡一位人父應(yīng)盡的職責(zé)。我們能夠說蒙泰尼里背離天主教的誓言不是一位好牧師,但我認為他是在力所能及的做一位好父親,即便這份父愛含著欺騙。
作者在此處表達如此激烈的情緒,我想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為下文亞瑟成為一個徹底的反天主教統(tǒng)治的革命者做鋪墊。二是,當(dāng)時社會背景下人民對天主教的統(tǒng)治早已人怨沸騰,但敢怒不敢言。
亞瑟滿含憤怒、被誤解、被欺騙的情緒離開去了南美,他對天主教的虔誠被他一錘子砸個粉碎。而之后的亞瑟生活便是極盡悲慘。礦工、船內(nèi)幫工、身體被燒火棍打的七零八落后的茍延殘喘、成為坡腳的馬戲團小丑,亞瑟遭遇的這些悲慘命運讓人唏噓,但沒有被真正擊倒的他卻也變的堅強。這時讓我想起柴靜在看見內(nèi)寫的一句話,你無法想象底層社會的殘酷。就如同一盞燈光,光亮邊緣的黑暗之地?zé)o人關(guān)注,而那里發(fā)生的事情難以想象,異常是這些城市里正常上學(xué)、工作生活的人們。如果要說亞瑟有什么在支撐其對生活的堅持,那么我想應(yīng)當(dāng)有兩點,一是對于蒙泰尼里作為父親以及對詹瑪作為愛人融入血液的本能的愛;二是對造成他悲慘生活的源頭,天主教極度的恨。
當(dāng)亞瑟再次回到意大利他熟知的人身邊時,他已經(jīng)成為一名有本事的堅定的革命者,但他也不愿再以真實面目示人,而是取名牛虻。反對天主教及反對蒙泰尼里便成為牛虻革命工作的核心。期間其再次遇見詹瑪即此刻的波拉夫人以及成為主教的蒙泰尼里時,他的自尊讓其不愿卸下頭具,他內(nèi)心深處人性跳動的火焰,讓其許多時候變得扭曲,他遭受的磨難讓其變得固執(zhí)。
在此時的情景下,亞瑟的生父雖榮升主教,卻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喪子之痛中。而亞瑟內(nèi)心對蒙泰尼里的愛及對天主教的恨交織的復(fù)雜感情,也讓其備受煎熬。雖他對詹瑪?shù)臒釔圻€一如往常,但詹瑪對于當(dāng)年自我的所作所為備受自責(zé),至今無法原諒。所以當(dāng)作者繼續(xù)往下描述時,我便覺得有些殘忍及牽強了。所有人對亞瑟的愛還是那么濃烈,更如發(fā)酵的酒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fā)厚重。
而牛虻卻是因自身的種種遭遇無法釋懷。我不反對牛虻作為一名革命者去舍身取義對抗天主教的嚴苛統(tǒng)治。但我反對的是,一個常年懊悔不已的父親、一個多年深深自責(zé)的愛人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折磨嗎?脫離的人性的表達是否是空中樓閣呢?
為表現(xiàn)革命者的堅毅而丟掉其應(yīng)有的人性就是可取的嗎?人性根植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片面的闡述一個事實而丟棄人性不做研究,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值得推敲的。即使是延安革命時期,也不會對情戀等人性方面的需求約束的過緊。此時表現(xiàn)出來的牛虻在我看來是一種自尊自卑共存,自私自利更多的人物形象。他忽略了親人、愛人,一味的沉浸在自身的仇恨情緒之后。即便他明白了一切真相后也無法釋懷,讓人難以理解。他用自身的痛苦去懲罰愛他的人,讓所有人與他一樣痛苦。我并不明白這樣來描述一個革命者對其的
形象塑造有怎樣的好處。當(dāng)其最終因革命而遭到槍決,他自身的痛苦已結(jié)束,但其對愛他自我的人造成的影響將長久的持續(xù)下去。我想為什么這本書在蘇聯(lián)、中國影響廣泛,而不提歐洲、北美,可能是因為書中表述的這種脫離人性的革命情懷在不一樣地區(qū)的認同感不一樣吧。
文章作者為女性,對細節(jié)、環(huán)境的描述十分細膩生動,閱讀時如身臨其境,仿佛主人公屋內(nèi)的花香都破書撲面而來,十分享受。同時牛虻應(yīng)對磨難的那份堅韌是革命者值得贊揚的??墒俏覍Ρ疚牡挠^點基于生活的環(huán)境。在中國現(xiàn)行環(huán)境下,我的這種無法設(shè)身處地的融入作品,而立足當(dāng)下的思考自然是偏頗的。但這便是100個讀者就有100個哈姆雷特的直觀體現(xiàn)。
以上便是對牛虻一書有感,特此記錄,以便日后回念。正如一日問友人,為何周杰倫此刻寫的歌沒有原先的老歌好聽了?友人答,因為他寫不出來了。對,他還是他,但隨時光流逝心境已變。怕自我也是。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5
吵鬧村的孩子,六個孩子,卻帶給我們了那樣多的歡樂,但是,讓我感觸最為深的,還是那永遠不可磨滅的童真。
吵鬧村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村莊,里面只住著三戶人家,六個孩子。但這里又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生活在這里的孩子十分幸福,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在學(xué)校,有溫和的老師、友善的同學(xué)、寬松的環(huán)境;在家里,有爸爸媽媽所給予的極大的關(guān)愛和自由。他們這些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游戲,肆無忌憚地吵鬧。這些孩子很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那天,女教師生病了,這一幫熱心的孩子們?yōu)榕處熤笈H鉁?、生起爐子、沏茶、打掃房間,把屋子弄得干干凈凈,使平時嚴厲的女教師非常感動。
不過孩子們的記性可不太好,安娜和麗莎幫三個媽媽和爺爺買東西,一口咬定一件東西也不會落下,可是呢,結(jié)果卻讓人笑掉大牙——她們忘記了要買甲級的X倫香腸、糖、樟腦油、和發(fā)酵粉。最后來來回回的跑了好幾次才把需要的東西買齊。
他們都是那么可愛,那么討人喜歡,像天使一般。我也真想變成林格倫夫人筆下的一個像吵鬧村的孩子那樣無憂無慮、整天開開心心的小姑娘。因為,那里充滿了童真充滿了善良,充滿了閃亮的星光。
高中生200字讀書筆記篇6
寒假中,我讀了不少好書,但留給我最深印象的,要數(shù)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名著《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xué)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八六六年,當(dāng)時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怪物,生物學(xué)者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不幸落水,游到怪物的背上。其實這怪物并不是獨角鯨,而是一艘構(gòu)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構(gòu)造巧妙,利用海洋發(fā)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島、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又經(jīng)歷了土人圍攻、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dāng)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jù)自己的設(shè)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學(xué)研究。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悲痛。在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并與他經(jīng)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事件。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xué)知識和細節(jié)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讀起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科幻小說是我一直都最喜愛的文學(xué)體裁,但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里》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遠見博學(xué)的小說,為對海底知識了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介紹諸如海流、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洋生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珍珠生產(chǎn)等科學(xué)知識,是名副其實的科學(xué)啟蒙小說。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獲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在1870年能寫出這樣的小說并流傳至今是極為珍貴的,它從頭至尾貫穿的兩個字:幻想?;孟胱怨乓詠肀闶峭苿由鐣l(fā)展的力量源泉.直到今天,事實證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一切幻想都是有現(xiàn)實基礎(chǔ)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一塊沉沒的大西洋洲。在未來世界,一切幻想皆成為了現(xiàn)實.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說:"人類進步的實在是太慢了."幻想是進步的翅膀.100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100多年后成為現(xiàn)實,探索是無止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