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
讀書筆記可以記錄下閱讀時的感想和收獲,并寫下當(dāng)時的心情和一些想法,有助于抒發(fā)情感和啟發(fā)思考。想知道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嗎?這里為大家分享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快來學(xué)習(xí)吧!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1
近來無事閑看,遇到《西廂記》,將其小說版看完。
用現(xiàn)代人(其實準(zhǔn)確地說,我們國人現(xiàn)在還不能算是現(xiàn)代人,頂多現(xiàn)代人的初級階段而已)的眼光來看,王實甫用不錯的文筆講述了一個磨磨唧唧但又很有味道的愛情故事。
張生一見傾心崔鶯鶯,經(jīng)過退賊賴婚、門第賴婚、狀元蜚語等幾波浮起,終于抱著美人歸的圓滿故事。故事最精彩處在紅娘往返與鶯鶯和張生之間,張生和鶯鶯書信往來,以致花影重疊的精細描寫。比如“有閏年閏月何不閏個五更”,再比如“恨不能拜托楓樹林梢掛住那已經(jīng)西斜的太陽”,情愛洗禮,跌宕機謀,很多章節(jié)讀罷讓人很是入味。也想起了《聊齋》里的男男女女,但故事多凄婉玄幻,云雨直白,遠非《西廂記》的綿思清悠所能比也。
試想古人在傳統(tǒng)禮教的壓迫下爭取婚愛自由是何其難也。又試想那古人安全措施不健全,往往一夜之歡而玷污清白,又何其悲也。再試想古代很多婚姻只是條件的比較和父母的總承包,失之太多的`人生創(chuàng)意,又何其憾也。
或許也正緣于此,才有那么多動人的故事流傳:牛郎和織女的相遇,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私奔,范喜良和孟姜女的悲劇,周郎與小喬的絕美,曹植對甄氏相思入骨,范蠡攜西施泛舟江湖,以及梁?;?、娥皇哭虞舜、神女會襄王、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蘇小小風(fēng)華殘落歷代傷……
某一年,紹興的夜晚,獨自來到沈園,看墻上依舊殘留著當(dāng)年的詞,聽婉轉(zhuǎn)悠長的越劇《釵頭鳳》,想起陸游和唐婉凄美的愛情,心潮澎湃,久難平息。
想起了央視百家講壇的有個老教授,評論古代中國經(jīng)典中的愛情,講到動情處竟是手抖聲顫。這些愛情串起來,就是一部偉大的史詩。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2
今年春天,借著適宜的氣候,讀了幾本書。同時也趁著明媚的陽光出去瘋玩了一個春天。所以把讀后感一拖再拖。
《西廂記》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邂逅,一見鐘情,為爭取婚姻自主,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jié)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shù)青年男女的心。
《西廂記》是部浪漫的愛戀書。我很羨慕書中的崔鶯鶯?!坝览蠠o別離,萬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被橐鼍喗Y(jié)的基礎(chǔ)應(yīng)當(dāng)是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而不在于門第的高低、財產(chǎn)的多寡、權(quán)勢的大小、容貌的丑俊、才情的敏拙??梢?,它所表達的不是某一時期、某一階層的呼聲,而是世世代代人的理想和愿望。
讀《西廂記》,有感于鶯鶯與張生的真摯愛情,欣賞他們沖破封建禮教的勇氣;有感于紅娘的聰明機智,敬佩她的膽識和智慧。
《西廂》劇情布置巧妙,情節(jié)波瀾起伏,矛盾沖突環(huán)環(huán)相扣,故事富于變化,情趣濃厚,而且經(jīng)過不斷的磨難,使得主人公的愛情不斷得到強化和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以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展現(xiàn)了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動人:以眼游幸,滿口余香。
“……頻祝愿: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謝天神,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薄霸钙仗煜乱鼍旖酝昃??!边@一祝愿是在大團圓喜慶的氣氛中由主角的幸福而推及“普天下”,所以格外令人感動,這一主題也是就幾乎成了《西廂記》所獨有,從而使后世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咀嚼這句話時,似癡如醉,無限向往!
有人說《西廂記》是“天地妙文”。說“《西廂記》必須掃地讀之,掃地讀之者,不得存一點塵于胸中也……必須焚香讀之,焚香讀之者,致其恭敬……必須對雪讀之,對雪讀之者,資其潔清也……必須對花讀之,對花讀之者,助其娟麗也……必須盡一日一夜之力一氣讀之,一氣讀之者,總攬其起盡也……必須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讀之,精切讀之者,細尋其膚寸也……”。我只是做完了家務(wù)而讀之,只能是粗讀與淺見之。究竟怎么讀,盡自己的體會。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3
看完戲劇《西廂記》后,頗具震撼與欣賞,因為之前只是在聽老師講這部極具價值的雜劇,就饒有興趣,尤其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它,于此對其劇情有了大概認識。
整個戲曲的情節(jié)跌宕起伏、曲折波瀾,卻表現(xiàn)得極豐富、生動,王實甫細致地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鶯鶯的性格顯得十分突出,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含羞與矜持,充滿了女性的另一種美。
在整場戲劇中,分為4個高潮,一線貫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終都是以崔、張二人的愛情作為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二類矛盾是指以崔、張、紅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和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之間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張、紅之間的誤會性矛盾。這兩類矛盾構(gòu)成了兩種不同的戲曲沖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發(fā)展,從而使劇情生動曲折。三個人物是指處于全劇結(jié)構(gòu)中心的崔、張、紅三個主要人物。整部戲就是以這三個人物為中心,通過情節(jié)發(fā)展來展示性格,又通過性格來展開沖突?!段鲙洝啡珓∏楣?jié)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賴婚”、“鬧簡”、“賴簡”、“拷紅”和“爭婚”。全劇既有統(tǒng)一的線索,又有六大轉(zhuǎn)折,因而使劇情波瀾曲折,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戲劇中刻畫的四個人物中,張生,一方面執(zhí)著追求愛情,一方面對鶯鶯的心思捉摸不定。鶯鶯,她既要克服封建禮教長期對他的影響,更要躲開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現(xiàn)小姐的尊嚴與矜持,所以充滿了顧及與尷尬,這種種的客觀因素困擾著她。而在其過程中,各個人物的心理與性格特征尤其生動。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4
因為飽讀詩書,我們才看到有今日如《西廂記》一般的美文,因為功名難就,賢人們躊躇滿志,才有了今日我們所見的這許多的史詩。就如書中的儒生一樣,雖是飽讀了詩書,卻不圖功名利祿,只想逍遙樂世,奈何放浪間,遇見美人,為得人心,寄情西廂,以讀書為名,最終終為美人遠赴求名,只為這狀元身份能配得上相國之婿之稱,好為寫族譜的時候不至太寒磣。古人有古人的無奈,豈是此刻的我們能輕易了解到的。
不止是作者流暢的文筆,書中出現(xiàn)的更重要的一點莫過于沖破思想與時代的束縛所表現(xiàn)出的勇敢。相國之女鶯鶯雖對書生有傾慕之心,但傳統(tǒng)的禮教卻讓她望而卻步,即便是再有了口頭的婚約之后,依舊礙于父母之命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心早已有了歸屬,又見書生害得相思病,百般不是滋味,在經(jīng)過了漫長而糾結(jié)的內(nèi)心掙扎后,鶯鶯最終沖出禮教、父母之命的束縛,投得心上人的懷抱,慰藉相思。幸而文章的結(jié)尾是大團圓的結(jié)局,為這對在夾縫中生長起來的感情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時代就那樣毫無情面的橫亙在那里,要么隨波逐流,被時代左右,要么打破它,然后得到自我想要的。西廂房門,月滿西樓,料得腸斷處,唯有相思淚。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5
還記得以前。不管是在語文課上,還是在歷史課(文學(xué)史)上,都曾看見過、聽過教師講關(guān)于《西廂記》的文章或簡介,所以,說實話,心里對《西廂記》還是存在一點好奇的,所以有種想看的沖動,可是,怎奈種.種原因,這一想法被擱置了,可是,到了大學(xué),古文教師正好說讓我們每人都看《西廂記》,還真是那什么啊呵呵……
話說,提起元稹的《鶯鶯傳》可能許多朋友并不熟悉,可一提起《西廂記》,恐怕沒有幾個不明白的。其實《西廂記》就是根據(jù)《鶯鶯傳》改編而成的。只可是《西廂記》是歌頌自由戀愛的喜劇,而《鶯鶯傳》則是一出始亂終棄的感情杯具。如果說《西廂記》是根據(jù)人們完美愿望而寫成的一篇成人童話,那么《鶯鶯傳》則是描述社會現(xiàn)實的報告文學(xué)。
看《西廂記》的原始沖動還是因為被書中的感情故事所吸引、所感動,我明白,原本《鶯鶯傳》是以崔鶯鶯最終被張生無情的拋棄作為結(jié)局。說心里話,我是不喜歡讀杯具的。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也都期望每個感情故事都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認識到這只可是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罷了。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的另人悲傷的故事,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并且我覺得《鶯鶯傳》比《西廂記》更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故事結(jié)局耐人尋味,具有很強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
說起《西廂記》來,我最喜歡的不是那纏綿悱惻的男女主角,也不是那個比較古板的老夫人,而是那個嬌俏的小丫鬟,紅娘。
首先,在我看來,紅娘是一個充滿反叛精神的人,雖然她只是一個小小的丫鬟,可是她的反叛精神卻表現(xiàn)得很明白。崔鶯鶯、張生的自由婚姻,在充斥著封建禮教的社會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但紅娘作為一位老夫人派來“看守”小姐的丫頭,不僅僅不揭開這層秘密,或置若罔聞,反而推波助瀾,是這場婚姻得以美滿結(jié)局的主要的牽線搭橋之人。在封建衛(wèi)道士的眼中,紅娘的形象是反面的、不光彩的,但在“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宗旨下,紅娘卻是完美的化身,是美滿婚姻的代言人。在這場叛逆的婚姻中,紅娘不畏被老夫人責(zé)打的危險,幾次三番周轉(zhuǎn)于崔張之間,為他們安排月下聽琴,并有曉夜奔走,傳書遞簡等一系列行動,反映了她對這場戀情的支持,以行動表現(xiàn)了紅娘的反叛精神。在今日的我們看來,紅娘的行為更是深得人心的。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還能這樣,不得不說,它有讓人佩服的資本!
其次,她是正義的象征。老夫人是封建禮教的化身,終日將女兒緊閉閨房中,不得見生人,在婚姻上是極力主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這個封建的頑石,卻遭到了奴仆紅娘當(dāng)面的頂撞,不留一絲情面。在“拷紅”一折中,紅娘以理駁之:“信者,人之根本……”短短一段話,說得老夫人無言以對,充分反映了紅娘的能言善辯、通曉大義、機智過人、富正義感。
另外,她是智慧的。在最終一本中,紅娘痛罵鄭桓,語言鋒利,咄咄逼人。當(dāng)鄭桓夸耀自我富有而能干、罵張生“窮酸餓醋”時,紅娘說到:“他憑師友君子務(wù)本,你倚父兄仗勢欺人……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熒火焉能比月輪?”當(dāng)鄭桓抬出“我祖代是相國之門”的金字招牌來壓人時,紅娘義正詞嚴,剔膚見骨地指出:“你道是官人則合做官人,信口噴,不本分。你道是窮民到老是窮民,卻不道'將相出寒門‘”。她勇敢地與這個仗勢欺人的花花公子斗爭,維護了崔、張的感情,讀來令人為之一振。紅娘突破了等級名分的界線,在主子面前,對崔、張的感情和婚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同情,同時也體現(xiàn)了她的價值觀和善惡確定力。
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機靈的小丫鬟,喜歡她的活潑,喜歡她的機智聰慧,喜歡她的冷靜,喜歡她的善解人意……
真不明白,這算不算是搶鏡頭??!哈哈哈……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6
《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曲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它改編至一個悲劇故事《鶯鶯傳》。作者王實甫根據(jù)前人的改編,再結(ji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最終將一個大悲劇改成大團圓,打破了封建禮教思想。從這點說,王實普確實是一個反封建思想劇作家。
《西廂記》的情節(jié)錯綜,跌宕起伏,人物描寫個性鮮明,富有很強的戲劇性。通過不同的曲詞,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起初,張生是一個窮苦的秀才,而崔鶯鶯的身份卻是相國小姐,身份的設(shè)定不可謂不懸殊,用古代的說,這是“門不當(dāng)戶不對”,可偏偏兩人的姻緣被月老撮合在一起。郎才女貌,本來是很般配的一對,但敗在兩個人面前的封建的等級制度,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
張生最終考中狀元,得到了社會的地位,但是心中從未忘記崔鶯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梢哉f,《西廂記》是講述二人從相知,到相愛,到最后相守的故事。崔鶯鶯在乎張生的功名嗎?答案是否定的,崔鶯鶯從來沒有嫌棄過張生的出生,也不在乎張生到底能不能高中。
在長亭送別張生的時候,崔鶯鶯說,“疾便回來”,我們也可以看出,張生能不能得官,她是不在乎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二人的愛情是純潔的,是凌駕于物質(zhì)、地位之上的,這是作者對愛情的看法。他用張生和崔鶯鶯的完滿結(jié)局打破了封建禮教的約束,在封建社會能有這樣的想法,真是難能可貴。
反封建的思想是《西廂記》的主題,而這一觀點也影響到了后世文人。湯顯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紅樓夢》等都是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作,不同程度上都是繼承了王實普的思想。無怪乎后世有人評價《西廂記》為“天地妙文”。
摘抄讀書筆記西廂記篇7
《西廂記》讀書筆記
《西廂記》說的是“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一個又俗又濫的故事:張生與崔鶯鶯一見鐘情,而崔母出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禮法的考慮百般阻撓,最后,在紅娘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一系列斗爭,崔張終成眷屬。作品表達了男女青年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愿望,顯示出一種所謂反封建的主題。
《西廂記》寫出了張生的鐘情之美、鶯鶯的深情之美、紅娘的熱情之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活著不只是一種物質(zhì)的存在,而是一種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美在于率性縱情,而任何破壞這種美的勢力必然是丑惡的?!段鲙洝穼懗隽诉@種美與丑的較量,寫出了人性的被束縛和被壓抑,更寫出了人性終于沖破束縛如驚雷如春筍自由伸張的勃勃生機。
我們來看看《西廂記》中“長亭送別”一場。
“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的崔鶯鶯內(nèi)心十分痛苦,歷經(jīng)苦心剛剛獲得的愛情又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捍撕拚l知?”這是一種什么“恨”呢?在鶯鶯看來,有情人朝夕相處,耳鬢廝磨,舉案齊眉,卿卿我我,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總之,“但得一個并蒂蓮”,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反復(fù)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即便回來”,休要說什么“金榜無名誓不歸”!這是對愛情和幸福的熱烈渴望和執(zhí)著追求,這種追求突破了封建陳腐觀念和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是對“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xué)信條的顛覆,表現(xiàn)出一種叛逆精神。
崔鶯鶯還有一層憂慮:張生一旦高中,會不會另攀高枝?“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彼脏嵵貒诟缽埳骸按艘还?jié)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柄L鶯的擔(dān)心不是沒有道理。在那個時代,富易交,貴易妻不但是常事,甚至“始亂終棄”的流氓行為還被認為是“善補過”。在鶯鶯看來,自己對張生的深情不應(yīng)該被辜負和背棄,而要得到對等的回報,這實際上是一種捍衛(wèi)人格尊嚴和要求平等的思想,這也是對傳統(tǒng)的不滿和抗?fàn)?,代表了?dāng)時廣大婦女的心聲。
王實甫筆下的張生和崔鶯鶯沖破封建禮法的束縛,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鄙棄名教綱常和利祿功名,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召喚,縱任性情自由奔放,勇敢地愛起來了。他們從佛殿相遇、一見鐘情,到月下吟詩、互通款曲,發(fā)展到傳書遞簡、跳墻赴約,直至西廂幽會、兩情繾綣,最后長亭送別、海誓山盟,這一系列情真意切、大膽熱烈的行為,不知使多少衛(wèi)道士咬牙切齒、膽戰(zhàn)心驚,也不知使多少在封建婚姻制度壓迫下的青年男女為之擊節(jié),為之陶醉,為之神魂飛越。即使在今天,《西廂記》仍然讓人心領(lǐng)神會、激動不已,讓人認識到人性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貴,認識到束縛心靈、摧殘人性的勢力是多么的可鄙和可憎,認識到幸??梢?,應(yīng)該和必須去爭取——丟棄各種陳腐的觀念,擺脫各種心靈的枷鎖,為人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尊嚴而斗爭!
《西廂記》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名著,有人將它與《紅樓夢》并提。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寫這篇讀后感前無法下筆并不是感覺不足以動心動情,亦或是不夠深刻,而是感覺滿滿的,那么的貼切那么唯美,只有去感知無法將它語言話,盡管如此我任然想把這心中諸多感觸付之筆桿,一吐為快。
故事曲折,情趣動人,描寫細膩的《西廂記》真乃愛情的美學(xué)宣言,何謂愛情的美學(xué)宣言呢?在王實甫的筆下,鶯鶯和張生公然戰(zhàn)勝了封建禮教,維護了他們至純至潔的愛情,重在公然上,這就是宣言。
“不到一頓飯的工夫,江十六出聚以看完,自覺辭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nèi)還默默的記誦”。這是《紅樓夢》二十三回中黛玉對《西廂記》的贊詞,其實也就是曹雪芹的贊詞。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玩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是《西廂記》里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幾百年來無數(shù)代人心中吟唱的美好愛情生活,它洞穿亙古而發(fā)出無窮的魅力和奇峭,連西湖的月老祠,也忘不了將這句詞題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美好的愛情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當(dāng)生活略顯枯燥時,我們不妨試著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層凈化,翻開《西廂記》,用心去感受一下那種坎坷的愛情,那種甜蜜的聚合,還有那里面美得讓人心醉的辭藻。
細細品味《西廂記》,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張生與崔鶯鶯的相識只是一種純粹的一見鐘情,張生戀上鶯鶯,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和溫柔,而鶯鶯喜歡上張生,也僅僅是因為張生的才氣和氣質(zhì)。然而,在我們現(xiàn)在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里,“一見鐘情”往往是外貌特征或者氣質(zhì)上偶然迎合心理需求所產(chǎn)生的,那是一種人類生理的荷爾蒙沖動,而沖動又總是短暫的,短暫的沖動猶如冰天雪地里的一滴水,過不了多久它就會自動冷卻和結(jié)冰。丘比特的神箭、月老的紅線、天意神諭···在我眼里,一見鐘情的神話抑或只是浪漫的幻象,生活里的故弄玄虛。它經(jīng)不起天長地久的考驗。
人們常說《西廂記》是喜劇,吾深感如此。張生看似有愚鈍笨拙,但其實質(zhì)無非是追求自身的真愛,所表所露都是自然真誠的,于生活中不易尋覓而已即不常見的更難擁有,遂譏之天真,實則笑己矣。
讀書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不同的人去讀會有不同的想法,當(dāng)夕陽西下,不免有一絲哀愁,于是也就想到了張生與崔鶯鶯可能不完美的婚后生活,同時也奉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理由,不管有理與否,這些都是我自己過完一天讀書生活后最深的心得,生活照常要過,如果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那也何嘗不是一見美滿的事情!
內(nèi)容感想:
中國的元曲與歐洲的歌劇,非洲班圖人的皮鼓舞以及波尼里西亞的巫舞祭不同,是糅合了中國和西域的文學(xué)作品,既是歌,更是一個從,傳紀(jì)體過渡到小說的中轉(zhuǎn)站。內(nèi)容嚴謹詳盡,遠比歐洲的歌劇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戒指王》,《十二夜》,《歌劇魅影》來得精細??芍嬲脑?,可以長到數(shù)天才能演完,亦可以短至區(qū)區(qū)一個時辰就結(jié)束。元曲兼有細致工筆,亦有言簡意深的特徵。而西廂記亦是如此!對於張生與崔鶯鶯的相知相惜相戀相愛并沒有花太多筆墨,但又達到傳神的效果。而在兩人的感情以至其相戀艱難的情節(jié)以及對自由戀愛的訴求卻用不少筆墨所述。這亦是元曲比上述三者更能吸引我的原因!音樂的引入,廣義的「說唱」的引入,彌補了語言的局限性給戲劇造成的損失?!段鲙洝分小刚f」與「唱」交叉出現(xiàn),交相呼應(yīng),堪稱「說唱」在戲劇中應(yīng)用的典范:
[寄生草]蘭麝香仍在,佩環(huán)聲漸遠。東風(fēng)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xiàn)。
「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yīng)舉也罷。[覷聰云]敢煩和尚對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早晚溫習(xí)經(jīng)史,勝如旅邸內(nèi)冗雜,房金依例拜納,小生明日自來也。
[賺煞]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dāng)他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近庭軒,花柳爭妍,日午當(dāng)庭塔影圓。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并下]
這是第一本第一折結(jié)尾處的場景。見到崔鶯鶯第一面后便魂不守舍的張君瑞當(dāng)即作出了放棄赴京趕考的決定,請求在寺中住下,從而有了以后的故事。這一幕中,「說」的部分承擔(dān)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修辭樸實而精練;「唱」的部分渲染了人物的復(fù)雜情感,用詞夸張,生動。[寄生草]中漸漸遠去的香氣和佩環(huán)聲構(gòu)造了一個粉紅色的背景,觀音之比從側(cè)面烘托了鶯鶯的美貌,跟傳達了張生的愛慕,[賺煞]中以鐵石人作夸張,大好春光為反襯,更突顯了張生心中的不安與期待??鋸埖挠迷~輔以音樂,將張生的心態(tài)勾勒得惟妙惟肖。
總結(jié):
總括而言,西廂記作為元曲,可謂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開明的人物性格,詳略得宜的內(nèi)容劇情,獨特的半歌劇形式,澎拜的思想,使人們(包括我)都被其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