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儒林外史怎么寫
讀書筆記儒林外史怎么寫篇1
清王朝的腐朽與虛偽,《儒林外史》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儒林外史》有多個小故事組成,作為我國一部著名的古典長篇諷刺小說,可以說是古典小說諷刺意味的巔峰之作。通過批判八股科舉制度,反映清朝末期社會的腐朽與黑暗,同時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和虛偽。
這部小說的作者吳敬梓,正出生于清代,他也是想利用這部小說來諷刺罪惡的八股科舉制度。利用多個小故事,令人感到可笑、可惡、甚至可恨。
這部小說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也是最有名的故事之一——《范進中舉》其實就將這部小說的中心思想完美的表達了出來。清朝末年,知識分子都想通過科舉制度來獲取地位,從而讀一輩子的死書。因為有了地位,就受人人尊敬,沒有地位,就被人人踐踏,《范進中舉》中就將范進中舉前后,各街坊鄰居的態(tài)度寫了出來,諷刺了八股科舉制。但是這種扼殺人民聰明才智的八股取士,是社會根本不會進步,反而會倒退。
其實,現(xiàn)代社會這種“拜金拜權(quán)”的現(xiàn)象也很嚴重,尤其是在農(nóng)村里,有些農(nóng)村的爸爸媽媽為了改變命運,就算再累,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讀出書來。在沒考上好大學(xué),沒有地位之前,窮人家根本沒人光顧,反而被人瞧不起。但只要家里有一個人有出息了,街坊鄰居啊,親戚啊,各種人,都會來登門拜訪,加上好禮相送,這種虛偽的現(xiàn)象,無非是現(xiàn)在最嚴重的情況。
但,這也挺真實,沒錢沒權(quán),誰理你呀?就是一個社會上的小白,一個無人知曉的螞蟻罷了!所以呀,這就更加鞭策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一定要讓別人瞧得起,一定要在社會上有尊嚴地活著,長大后一定要有出息!
或許《儒林外史》,除了想痛恨地表達對清王朝腐敗的八股科舉制度的諷刺,也更想諷刺這種虛偽吧!
讀書筆記儒林外史怎么寫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吳敬梓,他用了很長時間才完成了這部諷刺小說,書中介紹了王冕、范進、杜少卿、周進、沈瓊枝等人物形象,同時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黑暗與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嘆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個事親孝順、勤奮好學(xué)的人,馬二先生也盡心盡力地幫助他,而匡超人卻掉進了世俗的漩渦,又結(jié)識了潘三這樣的壞人,他還幫著潘三干了兩件壞事,當(dāng)潘三被抓時,他馬上和潘三斷了聯(lián)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來,這也是不正義之舉。之后,他不但不學(xué)好,反而變得愛吹牛,對事不懂裝懂,匡超人最終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視的一笑??锍吮緛砗芎?,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壞朋友,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艱苦,歷盡重重困難千里尋找被迫出家的父親,可父親卻不認他,而他卻默默無聞的供養(yǎng)著父親,最終拿到了父親的遺骨,完成了自己應(yīng)該做的一樁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難得的孝子。我們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xí)!
《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瓊枝,她被宋鹽商騙去當(dāng)妾,自己用了妙計出逃了。在當(dāng)時的傳統(tǒng)觀念中,女子始終與“弱”子聯(lián)系在一起,但沈瓊枝卻恰恰相反,她不畏權(quán)貴,出逃后,她憑自己的滿腹才情,寫詩文出售,最終討回了自己的清白,和宋家解除了婚約。
《儒林外史》中描寫了很多人物,讀了之后,我感觸萬千,知道了什么是近墨者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子,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讀書筆記儒林外史怎么寫篇3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任用詼諧幽默而又筆觸尖銳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為民間士林人士。透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nèi)绱嘶野凳澜绲钠谕?/p>
小說開篇描述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xué),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h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wù),他也不理解,心甘情愿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yǎng)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為南昌知府后,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dāng)?shù)氐闹伟踩绾?,也不是去詢問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dāng)?shù)赜惺裁刺禺a(chǎn),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能夠通融;之后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tǒng)統(tǒng)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
從此,衙門內(nèi)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后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
當(dāng)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fā)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明白喜訊后,他高興得發(fā)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zhuǎn)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zhuǎn),不僅僅有了錢、米、房子,并且奴仆、丫環(huán)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tài),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fēng)云雨雪,辛酸苦嘆。
讀書筆記儒林外史怎么寫篇4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用辛辣諷刺揭露了儒林中人的丑陋病態(tài),書寫“文人之厄”。在吳敬梓的筆下,這些一心想要通過科舉求取功名的秀才童生們,昏聵無能只會謀財諂媚的貪官們,以及對考中的秀才前倨后恭的親朋友鄰們,全都既可笑又可悲。
對于這些被科舉制度戕害的文人們,吳敬梓不止是無情地嘲諷,更懷著悲憫之心。他不僅諷刺這些儒生個體的丑態(tài),更揭露了科舉制度和清代社會環(huán)境的丑惡。正如何滿子在《儒林外史簡說》中所講的,“喜劇的根底是悲劇,如果作家沒有博大仁厚、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諷刺便會變成冷嘲或油腔滑調(diào),喜劇便會變成鬧劇或插科打諢”。
何滿子非常推崇吳敬梓和《儒林外史》,在《儒林外史簡說》中不吝贊美,這或許受到他自身經(jīng)歷的影響。
何滿子和吳敬梓的人生經(jīng)歷相似。何滿子出生于優(yōu)渥的書香家庭,自幼接受中西教育,經(jīng)歷了民國和解放后的歷史動蕩時期,晚年才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飽經(jīng)浮沉。而吳敬梓同樣出身于富裕的縉紳家庭,最終卻家財散盡、遠離仕途,寫出《儒林外史》。何滿子對吳敬梓的理解和贊揚,必然受到相似經(jīng)歷的影響。
何滿子贊揚吳敬梓的獨立自主,認為他沒有隨波逐流、追逐功名富貴,在人生中做出的毀家移居和辭避征辟兩次主動選擇,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主宰權(quán)。這兩次選擇的確改變了吳敬梓的人生軌跡,是吳敬梓看透了上層社會的虛偽功利、主動遠離并選擇用《儒林外史》的文字來抨擊科舉制度影響下的社會風(fēng)氣的關(guān)鍵點。
吳敬梓擅長刻畫人物,在《儒林外史》中描繪了儒生官員以及親朋友鄰等相關(guān)人物的群像。這源自于他對這個群體本性的深刻認識。其實,書中很多人物的原型,都來自他在真實生活所經(jīng)歷和熟悉的人群。這些人物既典型有貼近生活,因而才能給讀者“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感。
在諷刺這些人物時,吳敬梓又善于抓住人物最夸張、最具喜劇性的行為展現(xiàn)給讀者,從而達到“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的“婉而多諷”的效果。通過塑造典型形象反應(yīng)真實社會狀態(tài),才能達到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昂喲灾?,文學(xué)的力量便產(chǎn)生于通過富有感染力的典型形象顯示社會的真實”。
當(dāng)然,《儒林外史》并非僅僅為了諷刺這些個體、一笑了之。吳敬梓是帶著悲憫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些文人的,他更主要的目的是批判科舉制度對文人以及整個社會的戕害,這些文人和相關(guān)的人都是科舉制度和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受害者。
書中也并非所有人物都無可取之處。除了那些可能連蘇軾是誰都不清楚的被批判的“讀書人”,還有一些寄托著作者希望的小人物。作文與功利儒生和腐敗官吏相對的,反而是少量有骨氣的文人甚至是地位卑下的人,包括開篇楔子里甘當(dāng)平民的王冕、老梨園鮑文卿,以及結(jié)尾的四個市井奇人等。區(qū)別于唯利是圖的上層富貴官僚,這些小人物身上還保留著善良、關(guān)愛、尊重等人性閃光點,這是吳敬梓所贊美的珍貴品質(zhì)。
《儒林外史》描寫的不是一個結(jié)構(gòu)完整、情節(jié)連續(xù)的故事,“全書無主干”,而是零散的故事集合,“雖云長篇,頗同短制”。何滿子認為,這正是吳敬梓的創(chuàng)新之處。吳敬梓串聯(lián)起這些集錦式的人物故事,通過散點的方式,展現(xiàn)那個時代本身的真實狀態(tài)。
另外,何滿子對《儒林外史》的評價明顯受到魯迅的影響,在《儒林外史簡說》中多次引用魯迅的評語,“秉持公心,指摘時弊”、“燭幽索隱,物無遁形”等,來佐證他的觀點。最好再讀一下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對《儒林外史》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