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訓心得體會200字
審計實訓心得體會200字篇1
20__年7月5日星期一,再找敏老師和張鳳麗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審計綜合模擬實訓。目的是為了使我們能比較系統(tǒng)地練習審計的基本流程和技術方法,加深對審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達到理論與審計實務相結合的統(tǒng)一,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縮短學生步入社會的適應期,提高審計學專業(yè)學生發(fā)現(xiàn)線索、查找錯弊問題、綜合分析判斷和作出評價及提出建議的綜合能力。
1、收獲與體會
1)自主學習。實訓期間不像我們平時的上課,在這期間老師不像之前那樣每一節(jié)課都和我們一起,給我們講課,監(jiān)督我們的學習……而如今幾乎是靠我們自己去把握,我們必須自覺地去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要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而不是抄同學的實驗結果。遇到問題時,只要找到老師,她是會幫助我們解決的,從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會一些東西。
2)積極的態(tài)度。在實訓期間的確是有點枯燥無味,因為每天面對的都是同一門課程,一堆數(shù)據(jù)……這就更需要我們有那份由始至終的積極態(tài)度,保持學習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我們需要積極的態(tài)度,把每一個實驗做好,把結果做到最好。
3)團隊精神。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其實也需要我們發(fā)揮團隊精神,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因為有時候只有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彼此的意見,這樣才能達到實驗的最精確的結果。然而別人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同學,因為從中我們也是收益的,我們也會收獲不少東西。
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周特別深有體會,原以為學到了一些書本知識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地把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其實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只是理論知識,我們只有通過實訓,使我們的理論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以后的會計工作接軌。我們要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從而真正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存在的問題
除了中間的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一點小問題外,審計實訓過程基本順利。我做好“實收資本審定表”存盤后退出,然后再進入發(fā)現(xiàn),已經存盤的數(shù)據(jù)無法從系統(tǒng)中取出。我詢問了其他的同學,發(fā)現(xiàn)也有類似的情況。最后我們只好重做一遍,然后進行抓圖操作,將做好的表整理出來。
經過這些天的審計實訓,是我的審計學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驗證,并具備了一定的基本實際操作能力。但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許多不足:
1、比如自己不夠細心和沒有耐心,經常會因為資料的枯燥而放松自己去想一些不相干的事,以致遺漏了某些細節(jié),導致后來填表時為了謹慎又要重新看一遍,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煩;
2、雖然實訓中有老師指導,但是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審計學基礎知識沒有打好,今后還得加強練習。
由于這次的實訓是團體合作的,小組成員間進行了詳細的分工,所以某些模塊我們沒有參與到,自我感覺有點遺憾,因為不同的模塊都是對不同的會計基礎知識進行檢驗的最好結果。
我非常感謝學校能夠提供我們這次寶貴的實訓機會,還要感謝實訓過程中趙敏老師和張鳳麗老師對我的指導以及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通過這次實訓,不僅熟練掌握了審計操作的基本技能,將審計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加了我們對審計實踐運作情況的認識,為我們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更加增進了老師同學們之間的感情,為以后的學習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與其他人團結合作的經驗。
審計實訓心得體會200字篇2
記得86年入學時,系主任張亦春教授給我們講的第一次課就是"銀行是門大學問",而現(xiàn)在我對內部審計工作,也深深體會到其內涵的深刻和廣大,深深感覺到"內部審計也是一門大學問"。我99年初參加農業(yè)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在四年多的內部審計實踐中,每年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和體會都有所不同,以下是本人這幾年從事內部審計工作不同階段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和了解,與各位內審同行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第一階段,就是剛參加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對業(yè)務操作熟悉,但對內部審計了解不多。和大多數(shù)內部審計同行一樣,在參加審計工作之前,都是從事在具體業(yè)務操作,對各種業(yè)務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十分熟悉,但對內部審計的基本技術方法了解不多。由于對內部審計缺乏較深入的理解,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往往是套用以前業(yè)務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這一階段雖然也能基本正常開展審計工作,也能審查出一些違規(guī)問題和風險隱患,但由于缺乏內部審計的知識與技能,即缺乏一個合格內部審計師的基本素質,在審計中往往以業(yè)務流程的符合性作為審計發(fā)現(xiàn)的主要依據(jù),過分注重操作過程的細節(jié),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經常會忽略了關鍵的風險控制環(huán)節(jié)和控制點,如對崗位職責的明確劃分和相互制約等基本的內部控制內容。
第二階段,就是參加內部審計工作2到3年時間之后,從各種渠道對內部審計有了一些了解,包括參加了各種審計培訓、自學了一些有關內部審計的書刊,掌握了一些內部審計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能部分將審計理論和技能應用于實踐工作中,初步具有了對風險的認識和把握能力,能根據(jù)業(yè)務操作的經驗,對被審計事項的一些重要風險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并作出判斷和評價。這一階段,個人的內部審計綜合素質提高了,但對具體業(yè)務操作則逐步開始有所生疏,因為業(yè)務品種及操作往往是不斷變化的,審計人員雖然也要經常學習業(yè)務知識,但畢竟時間、精力有限,不能對所有需要審計的業(yè)務都詳細了解各種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這個階段對一些從業(yè)務操作崗位轉入新參加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是一個關鍵時期,由于脫離了實際業(yè)務工作,對業(yè)務操作流程特別是一些細節(jié)可能生疏,如何克服這個階段的困難,本人所在處室有位同事曾經說過:"審計人員有三類,一類是剛剛從業(yè)務崗位轉過來的審計人員,他們熟悉實際操作,能按操作流程來進行審計,雖然其審計發(fā)現(xiàn)可能只局限在某一方面如操作流程、制度的遵守。第二類就是幾年前參加審計的人員,這些人在參加審計之前,有較豐富的業(yè)務操作經驗,但由于近幾年脫離了業(yè)務實際操作,對實際業(yè)務操作流程開始有所生疏,這一類人如果不開始注重審計職業(yè)能力的提高,就可能變成既不懂業(yè)務又不懂審計,最后將被淘汰。
第三類人,就是參加審計工作多年,且對奶奶實際的原理和技能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雖然對具體業(yè)務可能不熟悉,但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按一定的審計程序,分析研究被審計對象的有關背景資料和進行現(xiàn)場檢查,分析評價其內部控制,發(fā)現(xiàn)控制的弱點,這類審計人員可以勝任大多數(shù)的審計項目的審計,包括不熟悉的業(yè)務的審計。"本人對這個理解十分認同,在脫離實際業(yè)務操作幾年后,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即原有的操作經驗可能會逐步淡忘,而審計工作的范圍卻在增加,不僅要參與原來熟悉的業(yè)務,還要參加一些不很熟悉的領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重點加強作為內部審計人員所需要的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較深入地學習了有關內部審計、內部控制的理論知識,學習風險管理的.原理和技術,并努力擴大知識面。經過這些學習和研究,對內部審計的理解和掌握層次上得到提升。對一項審計活動,不再只從操作層次上去審查評價,而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從整體的內部控制制度角度,從內部控制制度充分、合理、有效方面去尋找風險點和審計重點,從而使自己的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一些以前很少接觸過的業(yè)務項目也能根據(jù)審計的基本原理和技術,與其他同事一起開展審計工作。
第三階段,就是經過一定時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初步具備一個合格的內部審計師的職業(yè)素質,包括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職業(yè)的客觀性、審慎性和敏銳性。在審計實踐工作中,能從風險管理角度,發(fā)現(xiàn)風險控制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進建議。這個階段是一個提高的長期過程,本人自認為也只處在初級階段。對審計的理解的深入的過程要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不斷學習有關的內部審計知識并不斷應用到實踐中有助于促進這個進程,我在__年參加了cia考試,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廣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包括組織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用心體會其中的內涵,對自己的內部審計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利用實際業(yè)務操作的經驗進行審計到忘掉實際操作,按內部審計的基本原理、技術,依靠個人的具有的審計職業(yè)素質進行各項審計職業(yè)的判斷,我經歷了近五年的時間,雖然這對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內部審計師還僅僅是剛剛開始,但我還是想把我的內部審計工作歷程和對內部審計的體會寫出來,與各位內部審計同行交流,與大家一起分享,并接受大家的幫助,以求共同提高。
在面對社會、適應社會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的能力,用審計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