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蜂方法,移動蜂群,無非2種情況,搞清“回蜂”原因,輕松消除蜜蜂記憶
養(yǎng)蜂方法,移動蜂群,無非2種情況,搞清“回蜂”原因,輕松消除蜜蜂記憶
關于養(yǎng)蜂常識中中蜂群直接移動法怎樣操作的問題,小編認為主要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操作,并不是說所有的情況都是適合直接移動的,而這里面影響到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移動蜂群的關鍵就在于蜂群移動的距離。
蜂群移動的常見情況
對于蜂群移動來說,一般在實際養(yǎng)殖中常見的有蜂場內(nèi)移動和蜂場外移動,不管是蜂場外移動還是蜂場內(nèi)移動,都分為遠距離移動和近距離移動。
蜂場外移動
第一:遠距離移動
如果是移動蜂群道蜂場外,而且距離比較遠,這里的遠是有科學依據(jù)的,主要是蜜蜂的認識蜂巢的方式并不是一種先天的本能,而是后天學習而得來的,而且認識了蜂巢位置的蜂群,對這個地點有永久的記憶,所以遠距離的直接移動蜂群,需要我們“抹除”蜜蜂對原來蜂群位置的記憶,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蜜蜂直接移動到蜜蜂原來的活動范圍,一般中蜂在山區(qū)養(yǎng)殖比較多,活動范圍只有3公里左右,所以想要安全的移動蜂群,不會產(chǎn)生回蜂,那就直接將蜂群移動到蜂場外3公里。根據(jù)小編的觀察,這個距離其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距離,一般只要距離五六百米,中間有較多的障礙物存在,回蜂也沒有多少,可以直接在傍晚的時候進行移動。
采用移動蜂群到蜜蜂活動范圍之外的方法,由于蜜蜂找不到原來的位置,所以只有進行新的認巢試飛,以新的地點作為新的住址,不會產(chǎn)生回蜂。
第二:近距離移動
如果我們是在蜂場外近距離移動,在300米以下,這種移動是比較麻煩的,移動后蜜蜂很容易在第二天大量的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這種移動我們可以利用季節(jié),在大流蜜期的時候進行移動,因為這個時候外界蜜源大致相同,蜂群中的氣味也大致一樣,我們可以利用這點,在移動蜂群后,在原來的位置再安放一個新的蜂群,讓那些回蜂回到新放的蜂群中,同時在移動蜂群的時候盡量在大量蜜蜂采蜜的時候進行移動,這時候蜂群中幼蜂較多,這些幼蜂沒有經(jīng)過認巢試飛,會進行新的試飛,并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
想要減少近距離移動回蜂,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幼蜂數(shù)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在大量蜜蜂采蜜的時候移動,同時在移動蜂箱以后選擇在下午的時候移動,移動后尋找中間有障礙物的地方安放蜂箱,同時采用松散的青草塞住巢門,對蜜蜂進行短時間的幽閉,到第二天蜜蜂自行咬開,也可以減少回蜂。
蜂場內(nèi)移動
對于蜂場內(nèi)移動來說,其實并不存在什么遠距離近距離,因為一個蜂場的距離并不長,如果我們是想要安放新的蜂箱,完全可以采用組建新的蜂群來滿足,如果我們是想要把一個蜂箱換一個位置,則通常采用逐步移動的方式,每天移動蜂群一個蜂箱的距離,直到蜂群到達我們理想的安放位置。這就是蜂場外移動蜂箱和蜂場內(nèi)移動蜂箱常用的方式。